群星闪耀的杭州科学大讲堂

       一、架起科学通向公众的桥梁
       走进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三楼报告厅,讲坛前台右侧竖立着约一人高的标牌告诉来者,这儿就是每月举办的“杭州科学大讲堂”的大本营,主办单位是以传播科学文化为己任的杭州市科协,背景设计成深蓝色,深邃的夜空中点缀着闪烁的点点星星,星光映衬着无垠的天际,象征着科学的本质是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科学家就如照亮茫茫长夜的那些星辰,用持久而温馨的星光引领着人类在通往文明的崎岖山道上艰难行进……
       虽然现代公民不需要个个都成为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巨星,但起码需要在享用科学成果时对科学怀有敬意,对科学精神、科学态度表示认同。基于现实需要和可能,杭州市科协适时推出每月一讲的“杭州科学大讲堂”, 受邀承担“开山之讲”的科学家,是曾和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一块被中国科学院破格评为研究员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郝柏林教授。自2007年9月15日开讲至今,郝柏林院士、高登义教授、王渝生教授、何祚庥院士、张孚允教授、陈运泰院士、金涌院士、闻邦椿院士等20多位名家先后登上“大讲堂”,可谓群星灿烂!名家说科普,科学家与公众面对面,成了杭城打造生活品质之城中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为扩大科学讲座的社会影响力,“大讲堂”不仅在“大本营”讲,还主动走进机关、校园、军营、企业等,努力集成各种资源,发挥媒体优势,利用名人效应或专家“话语权”,大力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希冀“杭州科学大讲堂”这一经常性的科普亮点能够成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一个阵地,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科普品牌。
      “大讲堂”尤如一座通向公众的科学桥梁,以科学家为公众“解读科学精神”为主线,选择“科学热点”为“话题”,以“媒体联动”为延伸,力求“科学”大众化,资源利用最大化。在运作模式上,借鉴了北京科协“首都科学讲堂”、合肥科协“科学家企业家讲坛”和浙江文联“浙江人文大讲堂”的一些做法,坚持高端定位,主题突出,品位高雅,不设准入门槛,公众自由参与,要“阳春白雪”,但不允许“曲高和寡”。为此,杭州科协专门组织团队对项目进行主题定位、审核把关,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全程监控,定期听取各方意见、研讨重大事项、评估社会效果。
       选题,只选对路的。每一讲均事先与媒体共同商讨,精选公众关注度高的科学文化“话题”拟题,属科学常识类的科普报告或艰涩深奥的学术讲座均不在考虑之列,并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不论选择怎样的题目,都要确保科学性,这是科普教育的根基;针对性——针对社会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选择, 要有时代热点;帖近性——题目的选择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公众、贴近实际,这样才容易引起公众的积极参与,从而实现科普教育的普及性。
       讲师,只选对口的。多方搜索研究方向口径与选题一致、口碑佳的著名科学家或在专业领域颇有建树、活跃在科研一线的学者,从中物色讲师,讲师的身份、学识以及人格魅力是选择主讲人的重要参照,要求主讲人既要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又要有高超的讲演艺术,善于营造生动活泼的讲演气氛,能将复杂玄妙的科学知识及原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为听众所接受。要求讲师不仅是科学研究领域卓有成效的耕耘者,也同时是科学文化的传播行家。
       在“敞开”的“大讲堂”,讲师要从公众需要出发,感悟群众心中的不惑,化抽象为通俗,化枯燥为生动,通过“大讲堂”这座“桥”把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走向大众,用自己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来诠释科学。

       二、走近科学家,走进科学
       十年浩劫结束,祖国百废待兴,“向科学进军”的号令曾使国人热血沸腾,徐迟的长篇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让公众第一次走近“高高在上”的科学家,陈景润这位长年埋头书斋、性格有点怪异的数学家成了家喻户晓的科学明星。那时的学生最爱听老师讲科学家的故事,立志长大当科学家视为最崇高的理想,陈景润等科学家的感人事迹激励着无数国人去“勇攀科学高峰”。时过境迁,社会价值取向已趋多元化,如今“追星族”的主体80后、90后,追逐的偶像多是体育明星、娱乐明星,曾被公众高山仰止的科学之星真有点“高处不胜寒”的味道了。影星玛丽•梦露诚然让更多的地球人知道了美国,但真正使美国强大的主因则是因为美国会聚了一批象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巨星。
     “大讲堂”为科学家、学有所成的专家搭建了一个与普罗大众互动的平台,并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家离我们很近又很远——他们和普通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他们不需要仰望,他们本身也多不愿宣传自己,甚至不愿为公众所熟知。但是,我们“科技工作者之家”(科协),我们“党和人民的喉舌”(媒体),有义务做推广员、宣传员、服务员,让科学之星熠熠闪耀。一个崇尚科学的民族,才是有发展前途的民族!当然,我们也没必要用娱乐化的方式,或者用政治动员的方式,刻意去打造所谓的“科学明星”。 
       有学者形象地把科学比喻为“智慧鸟”,它的两翼一边是探索与创造,一边是普及与传播。探索大自然奥秘与传播科学技术是科学家的天职,揭示科技成果背后的探索与创造精神、阐述理性思维的科学方法,是科学传播的重要使命。琼•玛丽•勒盖认为,普及科学的第一项任务,是要告诉人们科学为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大讲堂”为科学家和公众搭建了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走进“大讲堂”的科学家都带着与公众分享科研的艰辛和喜悦这样诚挚美好的愿望。 
       在“大讲堂”的每一位,不论是组织者、科学家还是一般听众,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走进科学!”科学家是科学的实际操作者,是社会中最接近科学的一群,也是社会中最具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一群,对古今科研事例的体验,只要梳理一下表达出来,就会是对科学思想和科研方法很好的普及。公众通过与科学家的直接接触,在实现踏入科学圣殿的心理满足之余,将更加强烈激发追求科学的热情,从而更深层次实现自我完善的需求,激发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理性思考、快乐前行。
       每次演讲之后,科学家与百姓平等交流的几分钟时间通常是气氛最热烈的环节,那些关心国计民生的百姓、在科研一线遇到问题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那些对未来专业工作充满憧憬和困惑的大学生,那些拉着妈妈的手对科学家充满好奇和敬仰的小学生,在这个时候,都会把他们对国家的期望、对国策的关心以及自己的困惑提出来。
        ”大讲堂“给我们这些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与市民直接交流心得的机会,实在太好了,科普工作不能无的放矢啊!”闻邦椿院士作励志人生演讲后如是说,大师说科普,大师也真的有心做这种公益性的好事,由于信息不对称,真的不太清楚公众所思所需。尽管科研工作繁忙,但对于来到“讲堂”直接面对公众这样的科普形式,在科学家群体中还是得到了热烈的响应。
       在‘大讲堂’,我能学到很多东西,真的受益匪浅。”杭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赵金海老先生是“大讲堂”的忠实听众,自第一次走进“大讲堂”后便迷上了。只要得到信息,他都骑车赶来,乐此不疲。其实,像赵金海这样的忠实听众还有很多。

       三、这是一个分享和理解的空间
       科学本身奥妙无穷、充满魅力,而科学家探索自然的过程更加生动感人——不畏艰险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只因心中有梦想,有期待。
       这是一个分享和理解的空间,两年来,登上“大讲堂”的讲师多为著名科学家或“术业有专攻”的一线科技专家,讲座涵盖多学科、多领域,很好地体现了专业性、适用性和前瞻性,内容或是焦点、热点问题,或取得成功、成就的心路历程,以科学家的专业研究突破为亮点,以老百姓关注的话题为热点,以新颖性、科学性和思想性吸引眼球。
       为保证有兴趣的听众有时间前来听讲,讲座时间原则上安排在每月下旬的周六上午,提前通过《都市快报》及网络等发布消息,以周知于众。听众群体的组成,无论是年龄结构还是职业分布,明显随讲题“适合性”波动变化,但从不缺席的构成人群是青少年学生和科技工作者出身的离退休人员。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出:“少年强则中国强”。提高青少年学生科学素质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中之重,关系到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大讲堂”在符合选题原则大前提下,有意识较多地安排了与学校科学教育相衔接的专题,如2008年策划了“我和科学家有个约会”系列活动——利用“大讲堂”平台,组织多场主要面向青少年学生的讲座,让学生有机会聆听科学家的教诲,实现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的心愿:前中国科技馆馆长王渝生教授作了《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的激情讲演,王博士认为,孩子在行为和心理上与科学家有很多共同之处,如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好问是孩子的天性,而好奇心是科学研究最原始的动力,300多位孩子和家长冒雪赶来听讲;中国林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孚允带着很多稀奇古怪的动物标本,兴致勃勃地作了《野生动物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精彩报告,张教授讲了很多通俗好玩的故事,现场充满欢声笑语……
       秉承“解读科学精神”的宗旨,力邀一些明星科学家“客串”“大讲堂”,不仅反响热烈,还由于“群羊效应”,实实在在提高了“大讲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大讲堂”声名远播:去年阳春三月,著名科学家、反伪科学斗士何祚庥院士应邀走进“大讲堂”,上午在“大本营”作题为《人类即将迎接可再生能源时代》的科普报告,场内连过道也挤满了闻讯前来听讲的市民,报告会结束后,一些学生簇拥到前台,向何院士献上一束束鲜花,表达敬意。何院士也乐呵呵的给予签名和合影留念;下午,又把“大讲堂”搬到浙江工商大学下沙校区,何院士向400余名师生作了题为《弘扬科学的人文精神》的报告,师生们亲耳聆听何院士的精彩演讲,亲身感受到名家的风采。 何院士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在报告会上,何院士时而慷概激昂,时而诙谐幽默,激起了与会者的阵阵掌声。报告结束后问答互动持续了1个多小时,同学们还意犹未尽……
       关于“大讲堂”选题问题,虽然年初有个整体规划,也罗列了一些拟讲的题目,但“大讲堂”的定位——主要以“科学热点”为话题的指导思想,决定了讲题有根据形势变化随时作出相应调整的必要,特别是当遇到公共突发事件,“大讲堂”需要在第一时间作出“科学”反应: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久,及时联系把汶川大地震震级由7.8级修正为8级的陈运泰院士,把他请进“大讲堂”为心有余悸的杭州公众解读汶川大地震,陈院士安抚杭州人:“该地区地壳活动很弱,一般不会有地震灾害”;震惊中外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发生后,针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谣言、困惑和恐慌心理,马上联系浙江省奶业协会理事长戴旭明研究员来到“大讲堂”用科学事实来澄清一些不实说法,告诉公众喝奶的一些“学问”;6月份,“大讲堂”请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日全食观测活动首席科学家季海生研究员,就本世纪时间最长的日全食如何正确欣赏、浙江地区最佳观测点、日全食成因和观测注意事项等进行科学解答……

       四、多向的科学传播新模式
    “大讲堂” 推出两年来,一直坚持以“多元、平等、开放、互动”的传播观念来理解科学、对待科学,鼓励多种媒体深度介入,想方设法使“大讲堂”的科普资源得以发挥最大功效。特别是《都市快报》作为“大讲堂”承办单位之一,负责对每一讲信息作提前预告,讲座后作深度报道。与近百万发行量的读者相比,去现场听讲的毕竟还是少数,因此每次讲座后,记者都会整理见报文章,使“大讲堂”在报纸上依然充满吸引力。
     “大讲堂”传播模式的另一个鲜明特色是,在时间允许和讲题合适前提下,安排公众与科学家互动空间,公众在公共空间参与互动,相当于参与了科学知识的再生产,符合“公众理解科学”的双向传播理念,也增强了公众参与的热情。
    在常规科学传播模式中,媒体是科学传播的主渠道,但媒体不是科学的实际操作者和知识的实际发现者,媒体的科学传播实际上属于二次传播,它要先从其它传播主体(例如科学家)那里获取信息,经过“传播加工”(如将专业语言转述为公众语言)再传向公众,这样一来问题也出来了,本来很好的科学题材被习惯欢哗众取宠的媒体咀嚼后,还会原汁原味吗?记者一旦犯错或犯浑,错误观点的传播不仅贻笑大方,更是祸害无穷;从现状看,记者多为学文科出身,本来就不是最好的科学传播者,或出于操作需要或宥于自身科学素养局限断章取义,难免有时夸大其辞,甚至本末倒置,指鹿为马,以讹传讹。另外,媒体根据自身的运作流程需要,还要对传出信息进行筛选、对专业知识进行转述、对知识信息用自己的知识框架进行判断,甚至为吸引公众和制造新闻效果而进行编排,直接会影响所传信息的质量与效果,甚至会包含误读、误判甚至歪曲。为克服上述弊端,“大讲堂”尝试从程序上和过程上“一以贯之”:选题和请科学家,一般先征求媒体意见,综合考量公众需求,再与科学家沟通,确定科学传播内容,主动邀请媒体全程参与活动“策划”,提供讲座全程录像、实录,聘请相关专家把好文稿“科学”关,想办法阻止断章取义式的不科学报道。
     “大讲堂”为了让会场外更多人群受益,经过2年实践和探索,日趋成熟并形成了报纸、电视、网络等多媒介立体传播效应,实现了多种形式的立体化传播,充分挖掘和释放了“大讲堂”的内在价值,将先进的科学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迄今为止,除了《都市快报》,华数63频道自去年初开始场场必到,录制节目并及时在《科普新天地》栏目播出,《小爱迪生》杂志、《浙江现代科普》杂志经常专版刊登“大讲堂”精华、杭州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杭州社区网等又相继加入…… 
     “大讲堂”总是在恰当的时机,用恰当的方式,请恰当的科学家,免费推出科学餮饕大餐。走近科学家,聆听大师大家的精彩讲座,不仅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更是满足了人们内心深处的需求,激发出民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科学素质是市民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品质生活需要科技支撑与引领,只有具备一定科学素质的公民才能真正享受和感悟品质生活。群星闪耀的杭州科学大讲堂,无疑是杭州生活品质中一朵耀眼夺目的璀璨奇葩!

  • 回顶部

  • 分享

  • 点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