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3D打印技术如何重塑云冈石窟 ——服务中心组织科技工作者参观3D打印展览
       3D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以逐层打印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该技术通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在这种技术的支持下,考古学家可以在研究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历史文物。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就用这种技术1比1还原了云冈石窟。

       为帮助科技工作者进一步了解3D打印技术,并深入了解该项技术在考古学上的应用,11月26日,杭州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组织在杭科技工作者到浙大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参观等比例3D打印的云冈石窟第12窟(音乐窟),听取3D打印应用技术讲座。





       

       浙大艺术与考古学院文化艺术中心副主任万光龙博士介绍,目前在展的云冈石窟由110块,表面2米见方的3D打印的积木块,分6层组装而成,0.03毫米的数字采集精确度,再现了完整的石窟形制、精美逼真的造像。经过浙大数据团队的不懈努力,云冈石窟第12窟得以实现高保真复原,标志着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及传承利用中实现了多方面技术突破,树立了中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及传承利用新的里程碑。在3D复原的云冈石窟音乐窟前,大家切实感受到了3D打印科技的魅力。世界遗产走出千年石窟,让距离云冈1500多公里的杭州科技工作者,也能够近距离触摸到中华文明的瑰宝。





              


       通过本次参观与讲座,大家也了解到了3D技术的原理特点和重大意义,知晓了3D打印技术与行业前景展望。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智能化浪潮中,人们个性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未来的产业将是生产个性化的产品,未来的制造工厂也会逐渐被分散的个人所取代,实现社会制造。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网和3D打印技术组成的新型制造网络,必会促进个性化、实时化、经济化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形成新的产业革命。(江如蜜)


  • 回顶部

  • 分享

  • 点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