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就是最大的生产力 ——杭州大众创新讲堂第二十九讲《安全法则》在青科汇举办

发展,是当今世界和时代的潮流,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安全科学与技术是实现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新形势下,安全科技如何实现自主创新,支撑安全发展,引领安全生产这项首要任务,是一项极其艰巨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3月26日,由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杭州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承办,杭州西子青年发展服务中心协办的“杭州大众创新讲堂第二十九讲《安全法则》”在青科汇举办,几十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就科技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做了专题报告和深入讨论。

 

持续关注生产安全的青年学者李朝杰,向大家提供了目前影响安全生产的各类数据,并要求与会者思考:这些事故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每天全国那么多司机在开车,那么多矿井在作业,那么多工地在施工,为什么是他们出事故?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当今时代下我们要怎样避免这些事故,预防这些事故?

李朝杰讲到海因里希法则(Heinrich's Law)(又称“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或“海因法则”这个法则是1941年美国的海因里希从统计许多灾害开始得出的。当时,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这一法则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上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的苗头和未遂事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

“生产,安全第一 ,安全为天 ,安全优先 ,预防为主 ,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依靠科学技术是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础和手段。

李朝杰谈到在生产中,要坚持科学的审核、评价、验收制度,按照系统安全工程的原理,做好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安全专项评价及职业危害评价;同时重视创新,积极采用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进安全科技创新,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事故预防、隐患监控和安全生产的科技保障水平。例如利用纳米技术制造业中制造蜜蜂大小的直升机来监管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发生。还可以利用现代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建设一个符合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实际,并具备实用、易操作、易维护、安全、可扩展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平台,开发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软件。

针对科技在安全生产中的运用,李朝杰提到三个方向,一是加强重特大灾害和危险源监测、预警、防治、应急救援、事故分析处理技术、管理技术等的开发和应用;二是以安全高新技术成果为重点,促进安全科技产业化进程;三是拓宽安全生产投入渠道,增加安全生产科技投入,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科技的投入机制。现在,可以看出科技是驱动安全发展的不竭动力和重要支撑,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依靠安全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实现法规标准引领、先进技术装备支撑、安全科技创新驱动来提高安全生产能力。


讲座期间,与会的科技工作者也进行了积极讨论,提到了如何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企业安全装备的升级换代,如何用现在的科学技术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平台,如何让企业更好地排放污水,监管部门又如何有效地进行监控等等。

会后,广大科技工作者一致认为安全生产最根本的途径就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部门的信息监管能力,完善安全应急预案和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重大危险源做到准确的检测,并对事故后果做出合理的处理,可以根据事故处理提出整改方案。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更要敢于打破传统,迎接新科技,融入科技发展的时代步伐,借梯登高、借力促效,时刻牢记“安全生产是最大的生产力”!(青科协)

  • 回顶部

  • 分享

  • 点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