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科学大讲堂第109讲:公共安全科技的进展与思考

近年来由自然灾害、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等引发的公共安全事故频发、多发,严重威胁着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如何构建公共安全事故防范和应对科学体系?杭州科学大讲堂第109讲8月12日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教授作题为“公共安全科技的进展与思考”的专题讲座。

在讲座中,范维澄院士主要从国内外突发事件典型案例分析、国际公共安全科技的发展动向及公共安全科技的进展与思考等三方面进行讲解。

他首先结合日本的地震海啸、印度的氰化物泄露、各国的空难和恐怖袭击及我国青岛和大连的输油管线爆炸、天津的8.12特重大火灾爆炸、甬温线铁路等10个国内外公共安全典型案例事故,分析了事故的影响及由该事故引发的公共安全思考。

接着,他结合9.11后美国、欧盟的公共安全和日本灾害应对体系,介绍了国际公共安全科技动向,特别美国关键基础设施的防护、先进的扫描安检系统、基于大数据的风险判定技术和灵活快速的应急技术。在突发公共安全事故频发的情况下,国际上出现了城市“韧性”的概念,就是在逆变的环境中,对逆变环境的适应、耐受和迅速恢复的能力。范院士介绍了英国伦敦提出要扩大伦敦的韧性、美国纽约在桑迪台风后提出要建立一个更强大、更具韧性的纽约、新加坡提出建立韧性新加坡的情况。

范维澄院士介绍说,我国应对突发事件采取“一案三制”制度,就是预案是抓手,体制是基础,机制是关键,法制是保障。我国公共安全的核心目标:第一是人的生命安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第二是保障社会稳定,因为社会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第三是在突发事件环境下,保障社会的可持续、正常运行。他用科技语言描述了由突发事件、承灾载体构成的灾害体系、来自外界的人为干预即应急管理构成的公共安全体系三角模型,及其相互影响关系。他强调,要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公共安全。增强城市安全保障能力,就是要加强装备建设、信息建设和队伍建设。我国的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实现了决策支持在内容和方式上的技术跨越。

    最后,范维澄院士呼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全面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构建安全保障型社会,是重大而紧迫的历史使命。实施增强全社会安全韧性的强韧工程,要靠理念、制度和科技的创新驱动,民众的制度化参与。公共安全科技,是涉及文理工管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及综合应用密切结合的新兴领域,创新空间巨大,其生命力与人类社会同在,值得我们为之奋斗!

本次讲座由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办,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科学技术协会承办,来自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服务保障G20一线的相关机关单位和下城区天水街道安保人员共120人参加了讲座。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在G20峰会召开进入倒计时后,举办这种高水平的讲座很有必要,对做好G20峰安保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洪萍)

  • 回顶部

  • 分享

  • 点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