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航空专家程不时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谈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有人才 能协作 善谋划 
    如何摆脱用几万条裤子换一架客机?高新技术产业如何后来居上?民族工业如何走出仿制怪圈?……在转型升级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这些沉甸甸的问号,叩击着公众的心扉。
    近日,我国第一架大型客机“运-10”飞机副总设计师、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程不时研究员应邀来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讲学。他结合自己60年来在航空领域的奋斗经历,畅谈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并愉快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尽管旧中国航空工业几乎一片空白,但是在人才队伍上并不弱。史学家公认,德国的普朗陀教授是全世界航空工业的“祖师爷”,他犹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许多享誉世界的航空专家均出自其门下:钱学森的导师冯•卡门,著名流体力学家陆士嘉……程不时认为,正是因为有这些大师级的领军人物,新中国航空工业得以“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从最简单的原理入手,不仅知道飞机如何设计,而且知道了飞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从中得到最优化的方案。假如没有人才,等于是让种惯萝卜的农民直接去造飞机,这是不可想象的。
    长期以来,中国工业界存在“仿制-落后-再仿制-再落后”的怪圈,难以与国外竞争。“我十分赞同小平同志说的‘发展是硬道理’、‘摸着石头过河’,发展是科学思想的最大特点,原地踏步绝不是科学,因循守旧更不是科学!”程不时说。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设计第一架大型喷气式客机“运-10”。国内外对这架飞机能否研发成功表示怀疑,程不时诙谐地说,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没有造过飞机了,我们在建国初期那么困难的条件下,不是照样把喷气式飞机送上了蓝天?
    程不时认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靠的不是孤胆英雄,而是群体协作。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设计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教-1”,领军的徐舜寿、程不时等人,已经开始考虑到系统工程的问题,积极协调设计方、制造方、使用方之间的关系,大到车间生产条件,小到一颗螺丝钉如何设计,都被纳入了通盘考虑。程不时回忆说:“我们当时认为,有了好的零部件,仅仅是第一步,就像你可以写出一笔漂亮的书法,却未必写得出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一样,因此通篇构思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能否有所创新突破。”(科技报记者 张力)
  • 回顶部

  • 分享

  • 点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