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研人员共同探讨构筑底线安全的科学体系

微信图片_20190418191054.jpg

  浙江在线德清4月1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吉 实习生 刘旭)去年11月,人类历史上首例基因编辑的婴儿在中国诞生,由此引发的科技伦理争议在社会各界引起巨大反响。科技发展如何不越过伦理“高压线”,中国如何构建底线安全的科学?4月18日,中国科学院学部科技伦理研讨会在浙江德清召开,中科院、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美国迈阿密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等全球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学家共同探讨了“国际背景下中国科技伦理问题的挑战与应对”。

  新技术发展引发新的科技伦理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的发展一直都是一把双刃剑。近些年,随着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新兴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更是深刻地改变了甚至颠覆了自然进化法则、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扩展了我们对人类未来的想象和担忧,伦理问题越来越凸显,伦理的规制也越来越不可或缺。

  以基因编辑技术为例,CRISPR-Cas9技术不仅是科研领域重要的颠覆性技术,也是对未来人类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但随之而来引发的人类基因池是否被污染,基因编辑用于人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否能够充分保证等问题,引发了学界和公众的深切关注。”中科院院士许智宏在研讨会主题报告中说道,如何审慎使用和客观看待基因编辑技术,其涉及的伦理和安全问题如何研究和监管,关系到人类的长远福祉。

  与基因编辑技术相似,人工智能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也成为了各界的焦点。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张兆翔研究院提到,人工智能是否会带来更严重的性别歧视、是否会影响生育率、是否会更容易引发战争等,都是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引发的代表性伦理问题。

  科技伦理建设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

  “科技伦理,是一个跨越学科、跨越国界的,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在接受浙江在线记者专访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裴钢说道,我国科技伦理建设按国际共识的同时,要结合国情实际发展,为全球科技伦理建设提供“中国智慧”。

  对于科技伦理建设面对的新挑战,许智宏认为需要政府、研究机构、科学家、伦理学家和公众共同思考和探讨。

  “政府应当通过宏观协调、促管结合,保障技术平稳有序健康发展,科研机构应当从程序和事实上保证科研活动在伦理法规的约束之下,”许智宏说,“科学家则应当严谨自律,主动加强伦理和安全学习培训,同时加强与公众及社会学家的对话沟通,与此同时伦理学家应对技术发展保持乐观谨慎。”

  研讨会上,来自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的杰若恩·凡·登·霍温和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的罗萨丽欧·伊萨斯还分别带来了《欧洲的科技伦理评估》和《美国应对重大科技伦理事件的机制》主题报告。霍温在报告中介绍了欧洲负责任的创新体系的关键要素与核心实践。伊萨斯重点介绍了美国预防、处理和应对重大科技伦理事件的机制,提出可供其他国家参考的机制选择。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负责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计划和重大科学技术决策提供咨询,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提出研究报告。中国科学院学部非常重视科技伦理问题,201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就明确重点部署开展我国重大和新兴科技伦理问题的研究。从2011年起,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通过部署研究课题和定期组织研讨会,将科技伦理的研究和研讨常态化。

  此外,出席此次会议的院士专家还在期间与德清当地企业对面对交流,为德清经济社会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 回顶部

  • 分享

  • 点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