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规推进创新强省建设 浙江今年打算这么干

微信图片_20190123224140.jpg

  浙江在线杭州1月2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赵磊 通讯员 袁玲玲)23日下午,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会议总结2018年全省科技工作,并对2019年工作思路举措提出了具体部署。省科技厅厅长高鹰忠在会上提出,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超常规推进2019年科技改革发展重点工作。

  “过去一年,是我省科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高鹰忠表示,2018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省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主要指标高质量完成,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实力进一步增强,有力支撑了全省高质量发展。我省共有25项科技成果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主持完成7项;全社会R&D经费支出预计达1440亿元,占GDP比重为2.52%;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达61.8%。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高鹰忠也指出了当前科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还不够强,高端优质创新资源还比较欠缺,创新平台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力度仍有待加强,科技创新投入仍需进一步加大,科技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创新强省的需要等问题依然存在。“我们要强化目标导向下的问题导向,认真对标科技新政明确的未来5年全省科技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找准短板并不断深化研究加以解决。”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加快创新强省建设的攻坚之年。在此形势下,浙江提出了2019年全省科技工作的总体要求,即超常规实施“一强三高新十联动”科技新政,聚焦创新强省总目标,强化高新技术、高新企业、高新平台三大支撑,大力引进高端科技人才,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新创业生态圈,瞄准数字经济、生命健康、高端制造三大主攻方向,加快建设“互联网+”和生命健康两大科技创新高地,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提供强有力支撑。具体到工作目标上是:全省R&D经费支出增长12%以上、占GDP比重达2.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6600亿元、增速高于规上工业2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以上;技术交易额达740亿元,推动2000个授权发明专利产业化;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5%。

  “三个高新”很“给力”

  如何以实际行动完成以上目标?高鹰忠介绍,重点是聚焦“三个高新”。

  聚焦高新技术攻关,增强实体经济的创新力。浙江将实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工程。突出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紧扣八大万亿产业发展和“10+1”传统产业升级的技术需求,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农业新品种等领域,实施300项以上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率先启动数字经济、生命健康2个重大科技专项,努力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将建立“卡脖子”技术动态清单,及时调整任务布局。通过出台加快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数字经济科创中心建设方案,谋划提出推进集成电路技术发展工作计划,并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的推广,围绕AI场景应用、传统产业改造、中小企业智能化升级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成果示范推广项目。

  聚焦高新企业培育,增强企业发展的竞争力。我省将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健全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00家、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15家。依托高新区、科技城、特色小镇等,大力培育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省级以上众创空间5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在优化整合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方面,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新建省级企业研究院100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00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鼓励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聚焦高新平台打造,增强创新平台的承载力。在推进“三廊两区一带”建设上,发挥地方党委政府主体作用,会同研究完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体制机制,编制G60科创走廊和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发展规划,推进杭州和宁波温州2个国家自创区突出特色、错位分工、一体化发展,加快打造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带,时限高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对全省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达45%。

微信图片_20190123224153.jpg

  科技人才集聚有“撬动力”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2019年,浙江将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把人才资源开发摆在科技工作优先位置,强化科技人才与科研项目、创新平台的统筹配置,采取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更优的服务,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高端人才引领高水平创新、撬动高质量发展。

  通过贯彻落实“人才新政25条”“人才强省行动纲要33条”、引进外国人才实施意见等,制(修)订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培育计划实施细则、外国人才表彰制度等,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做好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工作,新引进培育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20个、海外工程师150名。稳定支持优秀青年科学家潜心开展原创性研究,每年支持100名杰出青年人才、300名重点支持人才、1000名青年科研人才。同时加快本土人才国际化培养步伐,大力开发拓展国(境)外优质培训资源,探索建立一批海外培训基地,组织选派2000名科技人才出国(境)培训。

  在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方面,我省将扩大科研主体自主权,探索建立首席专家负责制,强化科研人员在技术路线选择、资金使用、团队组建、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自主权。通过落实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实行更加灵活的薪酬激励制度,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打破“四唯”倾向,坚持评用结合,强化用人单位评价主体地位。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开展“浙江科技大奖”评选表彰,修订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实施细则,实行提名制,提高奖励标准,健全评审和监督机制,引导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断改善科技人才服务环境方面,浙江也有不少“实招”。如落实高校、科研院所法人责任,推动高校院所加快制(修)订本单位具体管理办法,切实将科技成果转化、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教学科研人员出国等政策落实到位。深入实施外国人才来华工作许可证、外国人才签证和在浙外国高端人才学术交流与休假制度,积极推进外国高端人才服务“一卡通”工作,逐步建立安居保障、子女就学、医疗保健、公交出行等社会公共服务便利通道。

  创新环境优化有吸引力

  高鹰忠表示,今年我省将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新创业生态圈,加快形成创新主体高效协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努力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通过强化已有政策落实,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研,及时出台新的政策举措,发挥好科技政策的激励作用。如认真做好“科技新政50条”的解读和宣传落实工作,抓紧制定配套文件,适时开展政策执行情况督查。深入开展创新政策全省巡讲,大力宣传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一法两条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法规政策,全年培训15场、培训4000人次以上。研究制定推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实施意见,深入推广普惠制创新券制度,进一步拓宽支持范围,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兑付比例,推进长三角通用通兑,全年新增发放额3亿元,服务企业2万家次。

  在搭建好科技金融的对接桥梁上,浙江将全面发挥省创新引领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建立科技“大基金”,争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在我省设立子基金,积极推动与国家基金委共同设立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推动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天使投资、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积极运用互联网金融支持创新,通过投贷联动试点、科技保险、科创板上市等方式培育科技金融生态,纾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此外,在营造好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方面,我省将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制定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完善科研诚信信息系统,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和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坚决查处学术不端和违背科研伦理行为。大力倡导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打造浙江科技文化。认真举办全省科技奖励大会、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浙江)、中国创新挑战赛(浙江)、科技(科普)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活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追求卓越、严谨求实、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 回顶部

  • 分享

  • 点赞

    0